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培训部联合中国遗传学会、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共成都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在成都成功举办“启航•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赋能创新药发展培训。作为“启航•新质生产力”系列品牌在创新药领域的第三场专项活动,本次培训精准聚焦行业需求,吸引了全国53家创新药重点企业的89位高管及核心业务负责人参与。培训期间,学员围绕资本市场融资路径、创新药产业政策趋势等热点议题深入交流实践经验,针对行业难点踊跃提问互动,现场氛围热烈,此举更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市场对创新药行业的赋能支持力度。

创新药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其发展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国家经济安全与科技自立自强。在产业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双重政策推动下,该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赛道,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在资本市场端,科创板生物医药公司占比近20%,是板块内仅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第二大行业。随着科创板“1+6”改革政策推出,进一步为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注入资本动力。

立足上述战略背景,本次“启航•新质生产力”创新药系列培训第三站落地成都这一国家级创新药产业高地,此举有力助推创新药产业集群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整体而言,本次培训体现出深化产融结合、强化示范效应、直面企业诉求等三大特点:
一是依托当地产业集群优势,搭建产融交流平台。本次培训深度联动国家级学术组织中国遗传学会和成都市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紧密围绕成都华西生物医药产业链特点,充分利用这一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产融交流平台,旨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资本市场、行业专家的深度互动与学习。培训期间,来自产业端与资本端的专家同参会企业学员开展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切实推动了创新药领域产融双方的深度沟通与信息共享。在融资赋能方面,培训基于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大等特点,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精准解读各类资本市场工具。在产业服务层面,培训紧密贴合创新药行业的属性,既从国家战略高度展望了创新药研发技术的未来走向,又从企业实务操作角度出发,就创新药研发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给出了专业建议。

二是培训品牌效应与产业示范作用日益凸显,吸引全国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依托前期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创新药系列培训所积累的口碑和资源,本次作为第三场培训,影响力持续扩大,已初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引领效应。从参会企业地域分布看,除四川省外,更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湖北等近10个省市的创新药企业踊跃参与,体现出跨区域的广泛号召力。在参会人员构成上,亦呈现出“产、学”深度融合的高层次特征:既有产业龙头企业的高管,也有学术界权威专家参与,为本次培训增添了深厚的专业底蕴与广泛的行业影响力。

三是精准聚焦企业上市核心诉求,降低上市路径抉择中的信息壁垒。众多创新药企业在上市路径选择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培训针对这一痛点,安排资本市场专家围绕不同板块上市的政策细则与实操案例,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剖析与解读。此外,本次培训还针对报名阶段筛选出的关于IPO、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问题以及培训期间企业现场提出的问题,由资本市场专家进行集中且针对性的解答,专家团队与参会企业代表展开了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度互动,就企业关心的上市问题给予了精准、实用的解答,这有效降低了创新药领域“产业端”与“资本端”之间的信息壁垒,为企业上市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客观回应。

下一步,上交所企业培训部将深化与创新药领域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的联动:一方面加强相关单位拜访调研,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行业热点与技术前沿;另一方面复盘培训经验,动态优化师资与课程。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聚焦创新药产融协同核心诉求,提供更精准、更实效的资本市场培训服务。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6333号